什么是自闭症谱系障碍?
自闭症谱系障碍(ASD)又名孤独症谱系障碍,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以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。无论是社会交往缺陷,交流能力异常,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,感觉敏感性以及智力高低等特征上都是轻重不一的,即呈现为从轻到重,从低到高的连续谱系分布!目前公认的发病率约为1%。通常在生命早期起病,大部分孩子出生后逐渐出现自闭症的症状,少部分孩子经历了1-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倒退。
什么导致了自闭症谱系障碍?
ASD至今病因未明。比较公认的原因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,特别是新生突变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主因,表观遗传学的观点也是Z近研究和认可度较高的,但截至发稿日自闭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。高龄父母、孕期感染、早产极低出生体重,孕早期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自闭症的风险。“冰箱母亲”及疫苗所致已被证实是无稽之谈。
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哪些表现?
社会交流交往障碍:ASD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没有沟通意愿,无语言或有语言但不用于沟通,很少和人眼神交流,不听指令,自我中心,规则意识薄弱或刻板遵循规则。
重复刻板行为及局限的兴趣爱好:部分孩子喜欢圆形的东西如车轮、风扇,什么都喜欢拿来转或排列,对数字或文字或光线特别感兴趣,会斜眼看;不停的按压开关或开关门。部分孩子存在感知觉异常,如挑食、偏食,对声音或画面敏感,触觉敏感,痛觉敏感或迟钝等。
如何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?
ASD的诊断由标准化评估如症状量表及功能量表评估,加上非标准化评估如临床医生对儿童的仔细观察、与父母或监护人访谈组成,结合DSM-5关于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做出综合判断。经典自闭症临床各项检查往往无异常,占自闭症人群的80%,症候群自闭症,占患病总数的20%,则需要进行基因学检查以明确诊断。必要时行头颅MRI及脑电图检查并排除听力障碍。
如何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?
专家共识ASD的治疗是需要早期、个体化、综合性、终身干预。目前病因未明情况下,教育干预是有着明确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手段,如果孩子被诊断为ASD或ASD倾向,应立即开始治疗,早干预,早康复。
目前没有针对ASD核心症状的有效药物。如存在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易激惹、烦躁及自伤自残等行为,严重影响生活及学习时,可考虑药物对症治疗
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?
ASD是可能伴随终生的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。轻度ASD患儿经康复后可融入普校或随班就读,一部分ASD患儿大学毕业并成功就业。但中重度的ASD患儿很难融入义务教育,成年后独立生活及就业都存在困难。ASD的预后与患儿年龄小,家长积极的态度,科学的干预方法,足够的干预强度正相关,与起病的严重程度负相关。因此早期识别、早期诊断、早期干预在提升自闭症儿童预后,降低补偿性行为发生,降低致残率,减轻家庭社会负担上有着重要意义。